书写自己的故事——拿起笔,带上心,可以启程了!
在心灵写作的引导中
去与那个更真实、更完整的自己相遇吧!
在汩汩流淌的文字中
你学会的是如何写作,成为的是自己人生的作家。
在文章开始之前,可以先聆听动人的歌声:
《当你老了》——赵照
——来自心灵写作基础班学员严彩霞
“当你老了,头发白了,睡意昏沉……”
“当你老了,眼眉低垂,灯火昏黄不定……”
每当这首微妙动人的吟唱在耳畔流淌时,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闭上双眼,听歌者赵照饱含深情地倾诉他对母亲的感恩与思念。有着极强画面感的歌词让我颤微微的心泛起波澜,有点感伤,有点害怕,我的父母,你们也不要老得太快。
《跨界歌王》里,当看到宋丹丹的儿子巴图演绎这首歌的时候,我鼻子瞬间酸涩,一股暖流从心头涌至胸口,喉咙哽咽后两行热泪流了下来。
打开记忆中泛黄而又清晰的照片。90年代,贫乏的物质生活,却有着高昂的学费。爸爸不得不背井离乡,南下广东。那时候我与大妹读初中,小妹与弟弟上小学。最艰难的时候,爸爸有几次放弃春节回家过年的机会,因为春节加班可以为我们四姐弟攒足眼下要缴纳的高额学费。永远无法忘怀的一幕,1997年的除夕,吃年夜饭前,电话声响起,妈妈故作轻松地与电话那头的爸爸寒暄几句后就把电话递给了奶奶,奶奶接过电话,一声“儿——”便泣不成声。在那一刻,我们四姐弟的眼泪也跟着决堤。最后奶奶说:“以后不管多艰难,你们的爸爸都要回家过年。”后来的春节,千难万阻也阻挡不了爸爸回家过年的步伐。“过年”就一定要团圆。
我的妈妈,像一只勇敢的母鸡带着四只小鸡一样,守护着我们长大。妈妈是一个坚强,能干的人,爸爸远在他乡的近10年,她做着农村男人做的每一个粗活:耕地,挑稻谷,垒草垛……妈妈吃了很多苦,为了我们,她从来不叫苦。有一次,13岁的我去给荷塘里挖莲藕的妈妈送饭,正值寒冬腊月,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,我缩紧脖子提着手中的篮子小跑在苍凉的田埂上。残败的荷梗歪歪斜斜,寒风让这片荷塘愈发萧索。妈妈头戴斗笠,身穿防水的下水衣,胳膊肘及双手裹满淤泥。当我走近时,她正从一米深的淤泥里挖出一根一米多长的裹着泥浆的莲藕。我大声叫了一声“妈!”妈妈抬头看了我一眼,笑了笑:“哟!饭都送来啦!”她脸上斑斑点点的泥浆很是惹眼,我“扑哧”一声笑了起来。当妈妈吃力地从荷塘里一步一步挪动脚步上岸的时候,我的心隐隐有些“疼”,我赶紧低下头,使劲咬咬嘴唇,把眼泪咽了回去。
少年时代的记忆虽已陈旧,但对我来说,却刻骨铭心。“当我老了,我真希望,这首歌是唱给你的。”毕淑敏说过,“孝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,“孝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。人生如白驹过隙,忽然而已。而今我的父母已年过花甲,身体还算健康,我已人到中年,尚有能力报答。更让我知足的是,后来的这10年,父母都生活在我的身边,我可以每天看见他们。
因为这首歌,百度百科了一下,蓦然发现,《当你老了》是爱尔兰诗人叶芝写给他爱慕了一生的一位女子的,这是一首爱情绝唱。后经赵照改编为歌曲献给他的母亲。而我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,想起的也是父母,感受也更侧重于亲情。
“风吹过来,你的消息,这就是我心里的歌。”感谢曾经的艰辛,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。感恩我的父母,是你们教会我,一家人就要紧紧相连。岁月轮回中,就让我陪着你们慢慢变老,慢慢回报你们的爱!
感谢严彩霞的精彩分享。了解课程详情请点击链接:书写自己的故事|第二期心灵写作基础班精品小班招募
如需报名老朋友请联系任意小助手(天使在线安安/琪琪/佳佳/乐乐/阳阳)咨询报名;
新朋友请扫描下面二维码添加阳阳微信

我是阳阳(微信号:tianshizaixian68),加我报名!
备注:文中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,感谢分享。